(2021年6月「藝術水族館」在日本橋閉館後,終於2022年5月3日重新於銀座新光三越新館8樓正式開館,名稱為アートアクアリウム美術館 GINZA,大家又可以在任何時間看到金魚展了,而不只是夏季限定或期間限定。)
說到東京夏天定番活動「藝術水族館(Art Aquarium)」的日本橋金魚展絕對是其中之一,藝術水族館由2007年首度開展以來,就以日本橋為中心,開始在日本各地巡迴展出,甚至在2015年第一次推展到海外,而在2019年累計參觀人數終於突破1千萬,經過十幾年間的展出,藝術水族館已廣為人知,終於2020年8月在東京日本橋屬於藝術水族館專屬的「Art Aquarium美術館」誕生了,原本在夏季才看得到的金魚展就轉為常設展覽,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美麗的金魚身影。
內容目錄
Art Aquarium美術館(アートアクアリウム)
不曉得有多少人知道毎年夏天在東京日本橋舉辦的「江戶‧金魚之涼」藝術展,因為以往都是期間限定展覽,我想應該許多人不知道或是知道但時間湊不上所以沒看過,而好消息是在去年已改為常設展,「Art Aquarium美術館」就是專為此藝術展建造的2層樓建築,整個展場空間比之前大上許多。
日本橋金魚展被政府選為代表日本的藝術作品,館內多達3萬隻金魚在各式魚缸內優游,結合現代燈光與音效打造出新舊融合藝術水族館,同時又將傳統日本文化與藝術之美透過金魚展呈現於大家眼前。常設展會展出歷年來受好評的作品,也會有新作品的展出。
我在去年就已參觀過,剛好是常設展第一年,所以有新作品展出,剛踏進去時真的被迷住了,完全沒想過金魚展可以這樣展出呈現,以下就帶大家看看「Art Aquarium美術館」的六大區域以及如何拍出網美照小技巧。
地址: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本町1丁目3番9号
營業時間:10:00~19:00(最後入場18:30)
公休日:不定休
官方網站:アートアクアリウム
交通方式
前往Art Aquarium美術館,你可以選擇:
1東京Metro銀座線、半藏門線「三越前」站步行2分鐘
2東京Metro銀座線、東西線/都營淺草線「日本橋」站步行7分鐘
我是從日本橋站過來,感覺走滿遠的,夏天可以的話,就由三越前站來吧,不然真的爆熱。Art Aquarium美術館在小巷中,我覺得有點不好找,不過跟著google地圖走就不會錯,很快就找到。
購票方式與建議
Art Aquarium美術館的購票方式可以「現場購買」跟「網路事先購票」,我強烈建議「網路事先購票」,因為根據官網現場購票的說明寫到:如當日還有剩餘入場名額,則可於入口處旁的購票機購票入場。換句話說,如果在網路上入場票都已經賣完了,到現場是買不到票的喔,人都到現場了才發現沒有票,你會不會崩潰,所以我才會建議先在網路買票。
網路購票有兩種:
KLOOK比官網特別的是,KLOOK可以購買「不指定日期和時間的入場票」,只要先下載KLOOK的APP,到了想去的時候再透過APP兌換就可以了。
而且現在透過KLOOK購票輸入折扣碼KLOOK202109另享有九折的優惠,門票還包含200日幣的飲料折價券,可到美術館的餐飲區兌換。
下載KLOOK APP
六大區域
Art Aquarium美術館共分為六個區域,1樓為主展場,有3個區域分別為水端、浮世、謎;2樓為舞台劇場、咖啡Lounge,也有3個區域:大松、愉悅、紀念品。
1水端
第一個展區「水端」,這裡會不定期展出歷年展覽中人氣的作品,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這個「圓窗」,人們可透過圓窗窺探後方游泳的金魚,彷彿打開這扇窗就進入非日常的水世界,剛開始就讓人期待後面還有什麼更讓人驚艷的作品。
這個作品我稱它為立方體(實際名稱當然不是這個),其實這是以日式庭園的枯山水和石庭為概念所衍伸出的作品,光影顏色會變化,有時藍色有時黃色。
「金魚品評」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品,沒有多餘的光影變換或顏色,簡簡單單卻能讓人清楚欣賞到金魚在魚缸自在地游水,特別設計讓水快滿出水槽,偶爾可以看到金魚露出水面的樣子,白橘金魚加上綠色水草,打上照亮的白光就很漂亮。
自江戶時代起便深受人們喜愛的紙罩蠟燈也成為藝術題材,這種燈罩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吧,在日式庭園很常用,金魚在紙罩蠟燈中搭上漸變的燈光,完美將日本元素和現代藝術結合。
「天井金魚」重現了江戶時代富貴人家養金魚的情景,因為金魚不好養,在當時也只有富商養得起,而富商們就在天花板鑲起玻璃水缸養金魚,以便抬頭就可觀賞,據美術館官方說為了重現這個場景,整個企劃構思了長達5年的時間才實現。在展覽中發現天花板也有金魚,且如此美輪美奐,我看到的第一眼確實也是很驚豔。
水端區還有許多大大小小讓人停下腳步的魚缸,毎個都有被賦予的意思或象徵,值得細細觀賞。
2浮世
「浮世」我覺得真的太貼近這區所展出的作品及意象「花魁道中」了,花魁道中指在江戶時代最繁華知名的花街裡,花魁遊街正要去見客人的意思,而浮世區正以花街為背景,集結了Art Aquarium美術館歷年許多大小各異的花魁代表作而成的花魁道中,這也是藝術水族美術館的基本概念,毎年展覽都一定會有個花魁作品。
其實金魚在日本有一種說法是象徵花魁的意思,花魁就像金魚這樣,一輩子只能活在魚缸裡生活,離開魚缸就哪也去不了也活不成,而這整個區域也讓我想到我很喜歡的一部日本電影「惡女花魁」(咦?透露出年紀不小了),不論是華麗感、色彩對比,還是迷幻氛圍都電影中所描繪的花魁的世界一樣,巧得是電影中也有出現金魚的意象,這大概也是我很喜歡這區的原因吧。
照片就是藝術水族館代表作品「花魁」,水缸約有1000條金魚戲水,魚缸高達2.4公尺、最大直徑2公尺,現場看會被它的巨大所震懾。
這是另一個作品「大奧」,是承襲「花魁」精神,長約3公尺的複合式大作,大奧是日本幕府時代將軍的後宮,許多女子生活及爭奇鬥艷的地方,我想這是要展現後宮豪華絢爛的意象,雖然我自己是看不太出跟花魁有哪些差別,只看出造型跟組合的數量不一樣,我沒啥藝術天分吧。
這區大概都是像上面照片差不多造型的大小魚缸展示,有單個的也有複合式,畢竟是美術館代表作,全部聚集放在一區展出,看到是滿震撼的,尤其是大型水缸作品,不知有幾千隻金魚在裡面遊水,看得眼花撩亂。
3謎
這區為什麼叫迷呢?官方地說明是這是個虛幻又神祕的世界,這區打造出像在宇宙?還是在水中?還是在地面上?讓你有種不曉得自己身處在哪個神秘世界。這區確實跟前兩區有所區別,作品有跳脫日本傳統的概念,有迎向未知的未來之感。
最主要的作品就是「金魚之森」了,用許多等比身高的柱形水缸像樹木一樣排列,打造出金魚森林,走在其間好像也跟金魚們生活在水中,旁邊就是金魚在游動,毎個水柱燈光還會變化,而上方還有水泡的投影,就是要讓人完全沉浸在這水中世界。
4大松
1樓主展區的3個區域介紹完畢就來到2樓,大松其實是美術館的餐飲區「水戲庵Lounge」,特別的是這這裡還設置了表演舞台,舞台背景畫的是大松,我想大松之名就是以此而來的,另一邊還有輕食吧,舞台不定時會有劇場演出。個人覺得這區設計滿奇特的,舞台及松樹背景像極了日本傳統表演劇場,但一邊又有現代的Lounge吧檯,看似衝突放在一起又不會奇怪。由2樓餐飲區可居高臨下看到金魚之森,還有投影也在眼前,如果人不多這裡也是個欣賞金魚之森的好地點。
水戲庵Lounge可以提供輕食,還有知名老舖福砂屋的長崎蛋糕及配茶的日式糕點等等。
5愉悅
這裡也是美術館的餐飲區「華魚繚亂」,主要是提供飲料,但「華魚繚亂」僅開放六日營業。
6紀念品
再來就是毎個景點都一樣會有的紀念品區,這裡的紀念品大多跟金魚有關,有女生喜歡的耳環、項鍊、戒指等飾品,也有餐具杯子、盤子等,毎項都很可愛精緻,可惜沒拍照,我看毎個人離開時至少都帶一樣商品走。
拍照小技巧
我們要怎樣才能拍出美美的照片呢?尤其是在Art Aquarium美術館這種室內偏暗,只有作品本身燈光和微弱照明的情況下,而且又不能使用閃光燈,該怎樣拍出好照片呢? Art Aquarium美術館官方有提出拍照小技巧,我整理出來給大家看看,或許對常在拍照打卡的人已經是常識,但對我這種攝影素人,拍照設備也只有手機一隻,是還滿有幫助的。
第一個是利用作品本身的明亮及光線的角度,在拍照時人盡量靠近光線,要拍攝觀賞金魚的樣子,就將臉靠近魚缸,讓作品的光照射在臉上,就可拍出近距離欣賞金魚的投入表情,臉部細節也不會漏掉,且在Art Aquarium美術館燈光會隨時變換顏色,依照你喜歡的燈光顏色拍出想要的照片。
還有利用逆光拍出網美照,這點看照片就知道,應該不用解釋,可以拍出像剪影一樣的藝術照,放在IG上絕對會獲得很多讚。
再來是嘗試各種角度拍攝及注重構圖,Art Aquarium美術館除了作品外,天花板到地板都是好場景,試著將相機放在地上往上拍攝人物及整體空間,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在構圖上官方則是提出「對稱拍攝」跟「三分法構圖」,對稱拍攝將拍攝主體排列在左右兩側,就能拍出左右平衡的好照片,這點在花魁道中作品區裡滿好用的,那邊很多是複合式作品,左右平衡才能拍出它的美感跟壯觀。
三分法構圖將照片垂直和水平各分成三個部分,把要拍攝的主體放在線上或交叉點上,這樣可讓主角跟背景都完美的入鏡。
以上只是Art Aquarium美術館對於拍照的小建議,實際上是不是可以做到真的看個人,我自己是去過以後才發現網站有這些小建議,所以基本上沒用到,還有就是現場人潮一定很多,有可能怎麼構圖就是會拍到其他人影,那怎樣都不是很完美,或者為了避開其他人,無法顧及構圖等等狀況都有,大家就是可參考,如果有發現更好的拍照技巧或方法,歡迎留言告訴我喔。
結語
我一直都覺得日本在這種光影藝術上很厲害,水族館、美術館還是HANA・BIYORI這種花卉溫室都可以加上燈光變化,讓它成為藝術,而這種燈光色彩炫麗變幻,華麗不真實的感覺又是最能吸引大眾目光,最容易成為拍照打卡夢幻景點,現在東京又多一個Art Aquarium美術館可以朝聖,且現在是常設展,就在日本橋等著大家來一睹它的風采。